党建工作
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”
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”
——务农重本,国之大纲。
——3月8日,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,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。
——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,年初中央“一号文件”连续15年聚焦“三农”,习近平在山东代表团强调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”——乡村振兴,兹事体大。
——“农业强不强、农村美不美、农民富不富,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。”在山东代表团,习近平言简意赅地道明原委,他围绕“农业强”“农村美”“农民富”,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。
农业强不强 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是关键
——为政之要,莫先于用人。
——3月8日,习近平在山东代表团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,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,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。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,既要培养好人才,又要留得住人才。
——农村人才怎么培养?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: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,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,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。
——“要让愿意留在乡村、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,让愿意上山下乡、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,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、大展才华、大显身手。”安心、信心、空间,习近平的讲话中蕴含着留住人才的良方。
——办好农村的事情,实现乡村振兴,关键在党。在山东代表团,习近平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“关键在党”的要求: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。
——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乡村组织振兴,基层党组织书记应该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。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就牵住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“牛鼻子”。
——“乡村社会充满活力、安定有序”,不仅需要凝聚力,也要有活力。习近平指出,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,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,建立健全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。
——建设好基层党组织,充分发挥农村人才的积极性,团结一心、各尽所能,农业发展何愁不强。
农村美不美 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“两手都要硬”
——“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。两者相互关联,相互协调,相互促进。”
——翻阅《摆脱贫困》,近30年过去,习近平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阐释,依旧闪耀着时代的光辉。他坚持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理念。
——在山东代表团,习近平强调,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,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。
——乡村振兴,不仅要带领老百姓从经济上脱贫,更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,让农村群众既“富口袋”也“富脑袋”。
——农村的美,既要内化于心,又要外化于“形”。
——每年全国两会,生态文明都是习近平频频谈起的“关键词”。2015年在江西代表团、2016年在青海代表团,习近平连续两年强调,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
——今年在山东代表团,习近平强调,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,完善农村生活设施,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,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。
——小康全面不全面,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。从“厕所革命”到“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”,习近平的关心事无巨细。
——“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。”建设美丽乡村,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样都不能少。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,建设好美丽乡村,就为建设好美丽中国筑牢了根基。
农民富不富 产业振兴是重要抓手
——“农民富不富”,是检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“度量衡”。
——3月8日,习近平在山东代表团明确指出,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,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,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构建乡村产业体系,实现产业兴旺。
——融合发展,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“不二法门”。这要求乡村经济发展要在稳固第一产业的同时,进一步开拓思路,发展特色产业、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。
——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,农民增收才见效快;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消除农村贫困、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才有保障、可持续。
——在谈到乡村产业振兴时,习近平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调整优化农业结构,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,提高农业创新力、竞争力、全要素生产率,提高农业质量、效益、整体素质。
——早在2013年11月28日,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就曾指出,农业出路在现代化,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。
——当前,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,信息化日新月异,加速发展现代农业,补齐农业发展的短板,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。
——农村稳则天下安,农业兴则基础牢,农民富则国家盛。